國內博物館參訪與交流(2015)

L4
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的回顧展,Fabienne詢問製作過程、與藝術家的媒合。

訪問關渡自然公園

時間:104年11月27日(五)13:30~16:30
地點:關渡自然公園(臺北市11261北投區關渡路55號)
主要參與人員:關渡自然公園職員冉挹芬、文化資源學院院長張婉真

  鄰近本校的關渡自然公園,是臺北市政府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的保護區,並與本校簽有合作備忘錄。其位處淡水河及基隆河交會口,是重要的溼地生態系、候鳥棲地。主要使命是保育關渡溼地生態環境,提供教育、研究及休閒的場所。至今舉辦10屆「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

  此行程由關渡自然公園職員、本學院博物館研究所校友冉挹芬導覽關渡自然公園經營概況與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運作。主要參觀關渡自然公園的主要設施區、發現心濕地,包含親近淡水河口濕地生態的規劃、賞鳥設施、自然中心、人工濕地淨化水源的展示、公眾教育的體驗農田、今年度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展示等。

  Fabienne主要關切,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運作和使命實踐:「紮根於深具生態保育價值與豐富河口文化的關渡濕地,以自然藝術為媒介,打造人與藝術、自然的對話空間,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這門重要課題,期望能為現代社會與自然相處的失衡狀態找回平衡點。」鉅細靡遺地訪問:如何設定議題、如何找藝術家、如何媒合創作場地、如何使用創作素材、委託創作中與藝術家的合作關係、今年度回顧展的設計、藝術品如何與保護濕地和候鳥等思維結合、個別藝術品的設計巧思、戶外展示因應天氣變化、藝術季結束後藝術品的處置等。

L5
冉挹芬用平板電腦向Fabienne介紹此作品的原貌。


訪問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

時間:104年11月30日(一)16:00~18:0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10617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生命科學院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
主要參與人員:生命科學系教授于宏燦、植物標本館館員鄭淑芬、動物博物館館員林怡蓉、動物博物館兼任助理郭偉望(亦為本學院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文化資源學院院長張婉真

  除了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擁有臺灣重要的自然史蒐藏,且其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提供公眾教育活動。

  此行程首先由植物標本館志工為Fabienne導覽該館的展示,包含該館簡史與實用植物特展。再由館員鄭淑芬介紹植物標本典藏,除了承襲日治以來大量、多元的亞洲熱帶地區物種的典藏,也特別指出,木製典藏櫃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留下的彈孔歷史痕跡。鄭淑芬再進一步介紹蕨類生態園和溫室以及藝術展。

  接續由生命科學系于宏燦教授、動物博物館館員林怡蓉、動物博物館兼任助理郭偉望介紹動物標本的典藏與展示。包含魚類標本館(最初臺北帝國大學的第一間動植物標本典藏室)、乾式標本典藏室、濕式標本典藏室、骨架標本典藏室、動物博物館的展示設計。其中特別關注,藝術家開設工作坊與學生製作生物聲音藝術展、透過生物繪圖啟蒙生態教育,以及討論,過往重視分類生物學時,各類型的標本具有重要的研究、教學價值,而在當今分子生物學的氛圍下,能如何重新界定標本的價值。

L6
植物標本館志工為Fabienne導覽。

L7
鄭淑芬為Fabienne說明標本典藏地理範疇。

L8
木製典藏櫃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留下的彈孔歷史痕跡。

L9
蕨類植物園


訪問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時間:104年12月8日(二)9:00~12:30
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11165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主要參與人員: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朱楠賢、展覽組研究助理林怡萱、文化資源學院院長張婉真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與本學院博物館研究所策略聯盟,有多位學生赴該館實習、教師參與該館研究計畫或審查計畫,該館館員亦曾在本學院共同授課。 Fabienne先拜會館長朱楠賢,與其相互交流法國自然史博物館、臺灣各自然科學相關博物館的經驗。接續由展覽組研究助理林怡萱與Fabienne交流科教館的近期計畫,包含即將啟用的開放典藏室,和現行生物多樣性的展示、正在計畫的生物多樣性展示更新腳本。

L10
朱楠賢為Fabienne介紹科教館曾舉辦過的特展。

L11
Fabienne與朱楠賢相互交流法國自然史博物館、臺灣各自然科學相關博物館的藝術與科學跨領域經驗。

L12
林怡萱為Fabienne導覽現行生物多樣性的展示,圖為提供教育活動和觀眾互動的「環境探索角落」。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