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魏格曼《死亡之舞 II》舞作重建 & 跨域論壇 2017

20170428 Totentanz edm FIN

【系列活動訊息】

•  5/19(五)上午 10:30-13:00
@臺北藝術大學 教學大樓C403教室

「死亡與身體的表現性」跨域論壇
  Symposium: Death and the Expressivity of the Body

• 5/5 (五) 上午 10:30~12:20
@臺北藝術大學 教學大樓C403教室

專題演講:Mary Wigman《春之祭》重建過程

* 本系列論壇與演講免費參加。為利安排演講空間及座位,請有意參加者先填寫線上報名表。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68gyYNHhg36bgbjzSK8pmmp3H-5m6OL6hNKcNAQycx5kzyg/viewform

 

• 5/18-21

《死亡之舞 II》舞作重建演出
(購票訊息請洽北藝大舞蹈學院。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hsobWfDDQ3SNQ0qjMKQKag&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緣起】
北藝大舞蹈學院自2015年起邀請德國現代舞蹈家Henrietta Horn和英國舞作重建專家Susan Barnett駐校指導學生展開德國現代舞先驅瑪麗•魏格曼(Mary Wigman)經典舞作《死亡之舞 II》(Dance of Death II)重建計畫。為期兩年研究、培訓與排練的成果即將在北藝大舞蹈學院2017年度公演呈現。

魏格曼在1910-1920年代編創了數個版本的《死亡之舞》。在影像技術尚未普及的20世紀初,這些舞作多未留下錄像紀錄,使得舞作重建工作需要從繪畫、相片等基礎文獻的考察出發,構繪舞蹈動態和視覺意象。因此,文獻爬梳與舞作重建的過程,同時也是在回顧魏格曼和她同時期的「表現主義」藝術家如Ernst Ludwig Kirchner等畫家的跨領域前衛藝術脈動。這股脈動也回應著歐陸社會在1910-1920年代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城市經驗、工業化等現代性經驗。值得注意的是,這時期也是歐陸電影工業的濫觴。德國環球電影公司(UFA)曾為「表現派」舞蹈家留下豐富的影像紀錄。在影像當中,光影、城市空間、機械與身體相互競逐,成為重探此時期身體表現性的靈光軌跡。

本次舞作重建計畫與跨域論壇系列活動期盼集結舞蹈、美術、電影等領域研究者和舞作重建團隊,聚焦「身體」與「影像」二項核心的媒材,細究「表現派」前衛藝術家如何透過跨領域的激盪,觸動二十世紀初新時代的表現性。


【講者與講題】
• Henrietta Horn /
德國編舞家,臺灣人才躍昇計畫國際講座教授

Henrietta Horn早期在全歐最大的體育大學德國科隆體育大學就學,之後在具有深厚舞蹈劇場傳統的舞蹈學府——德國福克旺藝術學院深造。1996年從福克旺藝術學院舞蹈科畢業短短三年後,1999年擔任福克旺舞蹈工作室(FTS)聯合藝術總監之一,與德國最具影響力的舞蹈劇場巨頭碧娜•鮑許共同攜手帶領FTS,十年來為舞團編創多部作品,乃建立FTS藝術成就與國際聲望的靈魂人物。

在擔任編舞者之餘,Henrietta Horn也具有豐富的表演經歷,於國內外自編自跳多支獨舞作品。她的工作資歷也包含多項與音樂家及作曲家合作之跨域創作計畫。2013年,Henrietta Horn受委託重建已故德國現代舞先驅瑪麗•魏格曼的經典舞作《春之祭》(1957),並於奧斯納布魯克、布萊梅及比勒菲爾德劇場上演。Henrietta Horn在當代舞蹈藝術的卓越貢獻,曾榮獲2008年德國北威州女性藝術家大獎。

講題:重建:歷史或歷久彌新的關聯性?
     Reconstruction: History or Timeless Relevance?

瑪麗•魏格曼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創作者之一。儘管她的舞作對數個世代的舞者與編舞家發揮持續的影響力,卻只有少數魏格曼的編舞作品流傳至今。

2013年,兩座德國城市劇場、三個檔案館、25位舞者,與一個由專家、編舞家和魏格曼的學生組成的舞作重建團隊合作把魏格曼最後的重要舞作《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 1957)重新搬上舞台。

2016年,德國Osnabrück劇院啟動一個重現魏格曼編舞作品的新計畫,焦點著重在魏格曼分別編創於1917/1921、1926年的兩支《死亡之舞》。這兩支早期舞作標誌著魏格曼藝術創作的特色。這次舞作重建計畫成果已於2017年2月在Osnabrück首演。重建團隊也將在2017年5月為合作夥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特別重演《死亡之舞II》。

我的講題描述了舞作重建過程、現有文件與片段資料的掌握、以及如何處理訊息與知識的縫隙。我們應該如何著手重建一百年前被看見的作品?當時重要的判準是否仍然適用於今日的舞蹈創作?對當代來說,魏格曼舞作的價值又在哪裡?


• [重建團隊成員] Susan Barnett /
英國編舞家,臺灣人才躍昇計畫國際團隊成員

Susan Barnett 曾任職於德國專業劇院舞團,具有豐富的擔任編舞家助理、排練指導的實務經驗,擅長透過文獻研究、影像紀錄,進行服裝、面具、音樂與動作的分析對照,為舞蹈文化當中無形的身體記憶尋找軌跡,進而重建經典舞作。Barnett跨足多項藝術領域,曾為哥德學院拍攝舞蹈紀錄片,並於Tele-Tanzjournal擔任協同作者,曾任奧登堡文化中心當代藝術季策展人,並與布萊梅劇院合作進行多項社區舞蹈計畫。

Barnett畢業於英國薩克瑟斯布希戴維斯劇場藝術學校(Bush Davies School of Theatre Arts, Sussex),此後陸續和德國舞蹈劇場藝術家Susan Linke合作,亦擔任職業舞團的舞蹈教師。2004~2015年之間,陸續獲聘為德國布萊梅劇院、奧登堡國家劇院、Mainz國家劇院、Braunschweig國家劇院之舞蹈教師。2013~2016年間,Barnett先後獲聘於德國Osnabrück市立劇場、慕尼黑Bayerisches國家芭蕾舞團主持Mary Wigman經典舞作《春之祭》的重建及演出製作計畫。2016年擔任德國編舞大師Reinhild Hoffman的編舞助理。2016~2017年,Barnett和本校國際講座教授Henrietta Horn合作,以德國Osnabrück市立劇場為據點展開Mary Wigman經典舞作《死亡之舞》重建計畫。

• 江美萱 / 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東亞語文學系博士,現任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華語電影史、電影理論以及性別研究,近期研究計畫著重於1960-1980年代台灣電影中性別與類型電影在國族論述中所扮演的角色,相關研究發表於Asian Cinema, Studies on Asia, 以及《中外文學》等期刊。

講題: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中的怪物與瘋癲:以穆瑙的《吸血鬼》為例

1920年代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中充斥著各種怪物與鬼魅,不只反應出電影創作者對於死亡議題的著迷與恐懼,也反應出當時社會的集體潛意識,揭示人民對於戰後國家政治的不安。本文以穆瑙的《吸血鬼》(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1922)為例,比較電影裡對於「非人」形象的塑造,以及瘋癲、妄想的人類角色的呈現,討論表現主義電影對於人類理性的質疑。並藉由分析怪物對女主角的慾望,進一步討論表現主義電影中所反映的男性焦慮。

• 張懿文 /
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與美術創作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表演與文化研究博士,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自由撰稿者與評論人,文章曾發表於《表演藝術雜誌》、《藝術家雜誌》、表演藝術評論台、《碧娜•鮑許:為世界起舞》專書、《澳門劇場閱讀》等,現為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跨域研究所與美術創作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e-mail: iwenchang.tw@gmail.com

講題:表現主義繪畫精神

表現主義與立體主義、野獸派和未來派同為二十世紀初重要的前衛藝術運動,而北方後期歌德風格的畫作和版畫雕刻,是其藝術源流之一,死亡、恐懼與再生等精神性意向,一直是德國表現主義的重要主題。本演講將從中世紀歌德傳統中如杜勒 (Albrecht Durer)、格里奈瓦德 (Matthias Grunewald)、葛利科 (El Greco)等畫家的藝術作品,到德國喬派(Die Brücke)和藍騎士(Der Blaue Reiter) 等藝術流派的作品為範例,說明表現主義藝術精神與死亡意象之關聯。

發表留言